相繼通過稅改法案後,美國國會兩院 4 日開始就稅改最終版本進行協商。 如果這一30餘年來最大規模稅改計畫能通過,堪稱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一年來最大“成績”
作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和最重要的消費市場及投資目的地,美國稅改會產生何種外溢效應,已成為過去這個週末的全球性話題,駭人聽聞的標題不絕於耳。
然而,“特朗普稅改”到底會對全球和中國經濟產生多大影響,也不應過度解讀。
繼眾議院上個月通過稅改議案後,參議院 2 日也以 51 比 49 的投票結果勉強通過了自己版本的稅改議案,全部民主黨議員和一名共和黨議員投下反對票,呈現党際分水嶺。
自 4 日起,國會兩院將展開艱巨協商,以消除兩院稅改版本不一致之處。 目前兩版在諸多細節上分歧很大,如對個人所得稅級的調整、公司稅減稅啟動時間、稅收抵扣相關規定等。
協商後達成的統一版本,還要再分別提交兩院投票,兩院均表決通過後才能提交總統簽署成為法律。
最終版稅改法案預計最快在耶誕節前可獲通過,也可能拖到明年年初。
值得關注的是,儘管特朗普頻頻“邀功”,但事實上共和黨在奧巴馬政府後期拿下國會參眾兩院後,就已將稅改提上議事日程,此次號稱里根政府以來最大規模的稅改也基本反映了共和黨的傳統政策主張。
但這幾個誤區別走錯
整體而言,美國稅改可能在美國國內政治、全球經濟和全球減稅競爭方面產生外溢影響。 但有幾個誤區別走錯。
一、稅改能否幫共和黨贏下中期選舉?
在美國國內,媒體和民眾對稅改最關注個人所得稅調整。 綜合來看,參眾兩院的稅改版本均偏袒富人。
從短期看,在美國國內最快的“外溢效應”在於影響美國國會中期選舉,儘管共和黨要借稅改聲勢鞏固基本盤,但稅改也可能繼特朗普勝選後再度加劇“鐘擺效應”、刺激支援民主黨的選民投票。
從長期來看,稅改恐怕會進一步加劇美國貧富分化和社會矛盾。
二、稅改能否拉動美國經濟進而影響全球經濟?
從國際層面看,此次稅改最大影響在於美國企業所得稅大幅降低以及美國徵稅體制改變。
三大思維誤區,需要注意。
1 、要注意區別共和黨政府為稅改造勢的宣傳和減稅對經濟的實際效應,別高估稅改外溢效應。
據跨黨派獨立分析機構分析,美國歷史上從沒有任何一次稅改可以實現提高經濟增速 0.4 個百分點的效果。 此次稅改對經濟的短期拉動作用最多不超過0.1個百分點,並且從長期看稅改導致的債務增加將有損經濟增長。
哈佛大學經濟教授、前財長勞倫斯·薩默斯指出,在目前經濟環境下,更低稅率可能誘導企業回購股票而推高股價,但卻未必導致企業加大投資而刺激實體經濟增長。
2 、要區分美國的名義稅率和實際稅率的差別,別錯估美國和他國稅率高低關係。
美國名義企業稅率高達 39% ,但據經合組織統計,由於種種抵扣和稅務漏洞,實際企業稅率僅為 18.1% ,低於日法德英加意六國 19.4% 的平均水準。 在這種情況下,進一步對企業減稅會否改變企業投資行為目前尚難斷言。
3 、不能通過簡單比較各國企業稅稅率,就得出企業投資必將流向低稅率國家的結論。
稅率僅僅是影響企業投資的因素之一。 其他因素包括市場規模、供應鏈、產業集群、營商環境、法治環境、宏觀政策等。
三,稅改會不會刺激全球性競爭減稅,尤其會對中國產生多大影響?
全球性競爭減稅已是不爭事實,但美國稅改計畫會否立即加大這方面的刺激,答案還不確定。
1 、對企業減稅是不是永久性的,這輪減稅、會不會下一輪加稅,並無定論。 美國政府稅收政策也有窗口期,比如里根政府減稅,克林頓政府又加稅。
2 、稅收是用來支付政府開支,財政需要可持續。 更遑論,美國政府本就債臺高築。 對於美國減稅,其他國家會否跟進、企業會否立即改變投資決定,並不確定。
3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不應直接將中美企業稅率作對比。
不要忽視兩國稅收結構的差異,比如,中國稅收主要依賴企業稅,而美國主要依賴個人稅。
除非改變整體稅制,否則中國絕無可能將實際企業稅降至美國水準;但即便中國實際企業稅率遠高於美國企業稅率,也並不意味著企業必然會從中國回流美國。
3
稅務協調需要國際合作
儘管對經濟有多大拉動目前尚難確定,但美國稅改卻可能加劇全球競爭性減稅。
國際稅收漏洞導致蘋果等跨國企業瘋狂避稅,競爭性減稅則可能惡化各國政府財政狀況,爭奪稅基更可能導致雙重徵稅、供應鏈扭曲等問題。
因此,稅收問題已不僅是一國內政,而是需國際合作的多邊問題。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尤其是流動性更強的數位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下,國際稅收的協調問題正變得日益嚴峻。
美國不應加入全球競爭性減稅,而應成為全球性稅務協調的積極力量。